陳奕全,你或許不認識他,但他卻以攝影為媒介,讓你的故事被看見,像是近年的KOM、環花東都有他的作品,透過這篇帶你穿越一拳的影像世界。
單車和攝影
我會接觸單車是因為拳爸,小時後很常與他一起騎鳳山寺,拳爸現在還是繼續用電輔車延續他的運動習慣,升上國中有蠻多同儕在騎車,開始有競爭心態,才漸漸有想訓練的念頭。
巔峰時期
單車巔峰在高中,當時加入彰化地方俱樂部隊伍,YBT,也是2018年國際聽障自由車環台賽的隊員之一,於同年Specialized I AM SPEED個人計時賽,拿下青年組冠軍,136赤崁頂最佳成績為36:40 ,西進則是3小時04分,回想起來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為什麼拍照
因為騎單車才開始有拍照紀錄的習慣,拍自己、拍別人、拍風景與自然,但如果本身不是一個「想表現自己」「想伸張正義」「獨立思考」個性的人,也不會習慣將這些紀錄分享。
剛好,我自己就是這種人(笑)我選擇用鏡頭去呈現我想表達的意念。
如何培養美感
最重要的是持續欣賞各式作品,然後大量地拍並分享出來,接收回饋,這樣不斷累積經驗,就能慢慢堆疊出不同的拍攝層次及視角,不過美是主觀的,該追求的是風格。
欣賞的攝影師
在IG上有蠻多位的,像拍攝單車職業賽事的Jeredgruber,他們兄妹總是能把路線上的環境、人文與賽事氛圍、選手狀態做出令人深刻的結合,且照片有張力,色調鮮明。
國內的話,momo 邱于恆,他的畫面即有辨識度,又不喧賓奪主,而且可以把遇見的各種環境,都以他的風格呈現。
最深刻的拍攝經驗
CYTOFLASHNIGHTRACES 快閃賽第二站”心之芳庭“
這是我第一次拿單眼、第一次拍單車賽事,當時剛好CYTO攝影師Ian臨時無法到場,找到我代班,由於快閃賽都是在夜晚舉辦,面對這個任務真的戰戰兢兢。
雖然憑著單車經驗,構圖上還勉強可以,但對於閃光燈,相機光圈、快門、ISO的應用都沒概念,就算有幾張蠻喜歡的作品,也知道那不是自己控制所拍下,是相機幫我拍出來的。
後來因為Ian越來越忙,讓我有機會接下快閃賽大部分的拍攝,還在咖啡店辦了一個快閃攝影展,自己也隨著賽事成長,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作品,開拓後來很多賽事的合作機會。
你的風格
具有「強烈的視覺性」和「明顯重點」,甚至讓人感受到某種不安或被「侵入」的感覺,希望透過畫面的張力與衝擊力,讓觀眾立即感知到照片中想要傳遞的訊息或情境。
為什麼是日本筑波大學
在台體,我唸的是運動資訊傳播,從大一開始就想出國,並積極尋找實習、交換的機會,最初也沒有限定要攝影相關,是後來發現筑波大學的視覺藝術科系對語言門檻的要求較低,且教授是位英國人,剛好是一個兩全的方案才做了這個決定。
在與教授信件往來後,也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學習:Re-photography
這段有點硬(認真),可以先搜尋我們的研究室“McLeod”以及教授“Gary“
在筑波,大部分學習攝影的方法論,方法論是在有系統的、理論支持的前提下創作,它注重理性、計劃性和邏輯,要求攝影師遵循特定的步驟和條件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比如讓我收穫最多,也是我們教授研究的攝影方法「重新攝影」(Re-photography)
重新攝影是一種系統性的方法,通過精確記錄時間、地點、光線等外部條件,來捕捉同一地點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這個方法可以讓作品呈現下列感受
感受時間:重新攝影將時間具象化,讓人在作品中發現時間如何影響世界,看到某一個地點如何隨著時間變遷,這不僅是物理上的改變,還承載著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的改變,這種記錄對集體記憶具有重要意義。
持續性與穩定性:除了變化,也能反映出某些事物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能發現不變的事物,對抗時間的力量。
觀點轉換與反思:從不同的時間點看待同一個場景,這有助於引發人對生活的反思,關於改變以及原因,可以在其中找到疑惑的解答。
筑波大學的收穫
在生活面,增加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自己在語言不通的地方生活,交到女朋友!
在攝影方面,學習後讓我在拍攝計畫上更有系統化,特別是在地點選擇、時間安排與構圖方面,比如根據賽事的時間表,參賽隊伍,計算出想要拍攝的地點, 選手預計抵達時間。
像之前拍埼玉繞圈(Saitama criterium)時,我就有計算每圈時間,移動需要的時間,提高拍到關鍵時刻的機率。
如果是長距離的公路賽,賽道風景與選手當下的表現同等重要,比如環花東,我就會先用Google Map先找到拍攝點,甚至找出小路或高點,用跑的佔位等選手,這都跟方法論的學習有關。
單車與重新攝影
在學習過程中也發現,單車運動其實是”重新攝影”相當好的主題,尤其是賽事以及規律的訓練日常,因為年復一年,賽道路線、時間通常都是一樣的,僅有參與者不同、年份不同,很適合用重新攝影的方式去檢視。
像環法賽這項歷史悠久的比賽,如果將累積的大量照片做整理,一定會發現有趣的變化,我也計畫在自己未來的賽事攝影中做這件事,比如”環花東“
目前最想做的事
賺錢,紀錄更多活動賽事,有案子歡迎找我!(e邊補充:參加ensage旅程也有機會被一拳拍喔!)
延伸閱讀
Paul Hsu聊攝影 鏡頭下的太魯閣故事
被單車耽誤的攝影師 | 保母車職人 二呆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