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arrow
首頁 » 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大雪山站攻略|騎著騎著就哭了

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大雪山站攻略|騎著騎著就哭了

「ensage」的個人頭像

圖|雪巴運動
文|ensage編輯部

到了最後,當你正式走進山林的內心深處,那是一層更深、也更靜謐的原始森林氣息,越往上,氣溫越降、濕氣提升,逐漸進入高海拔的台灣二葉松與扁柏林帶,大雪山站時值秋季,如果仔細聞,空氣中甚至會出現那種帶霧的冷杉香氣,搭配你的精神狀態,呼…涼意與孤寂感共存。

如果你需要一份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大雪山站的指引,那這篇就是你的一盞明燈。

在終點把自己包成一盞DSS明燈。

連結>>台灣登山大滿貫 大雪山站 報名中
連結>>洽詢全程接駁or終點下山保母車

連結>>Pathfinder x 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完成路線抽免費名額

最難的一站

「一個人之所以會輸掉比賽,常常不是因為弱,而是以為自己很強。」— e編說的。

以下來自去年大雪山站進階挑戰組,唯三選手之一,以9小時25分完賽的卓峻澤,血淋淋經歷。

因為在太平山站意外拿到分組第一,讓我對大雪山站充滿企圖心,目標從完賽轉變為爭取最佳成績,一出發就把當公路賽來騎,這份企圖心讓我充滿鬥志,但也讓自己低估了雪見與大雪山的難度。

帶頭抽車的那位就是峻澤,此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後面會哭出來。

加上雪見發生了一點小意外壓歪夠爪,導致後面只能用較重的檔位爬大雪山,非常煎熬,甚至在橫嶺山的隧道口聽到有參賽者吶喊著「怎麼還這麼遠…」也不知道怎麼的…

自己心頭也一酸,掉了幾滴眼淚下來。「這是我第一次體會『騎到哭』的港覺,賽後也才知道,其實也有很多人哭著進終點(淚)」

所以!其他站你可以怠慢,但這一站請認真點,以下請聽e編分析。

關鍵策略

合作
相較其他站,這一場平路丘陵佔了6成,將近134公里,所以組隊破關是關鍵,先把隊友找好,達成挑戰共識吧!

分段
將這一站分成三個部分,雪見+大雪山+兩座大山間的丘陵平路,然後在大山的部分,再切分成數個小爬坡,一個一個目標逐一突破。

路段分析|進階挑戰組

我們6:00準時放行,限時10小時30分。
這篇針對進階挑戰組做分享,終極挑戰可依照各分段將時間縮減,經典挑戰組請自行去掉往谷關方向的路線,每段提供,預估累積時間參考(包含你的補給與休息)。

連結>>經典挑戰組GPX / 進階/終極挑戰組GPX

熱身|東勢高工 → 梅象橋

32KM||預估累積時間 1小時10分
大雪山站出發後,隨即用東崎街緩坡開場,接著沿大安溪河畔緩緩而上,一路徑過雙崎、達觀、桃山、士林、象鼻等部落。

風景遼闊,河流蜿蜒與山勢交錯,記得利用這裡充分熱身,平路結合丘陵,可以合作輪車,但不要拉爆彼此,不然在這裡就會All in今天主線任務的籌碼。

上山前補給點:萊爾富便利超商 和平博屋瑪門市

集團要跟,但也要慎選。

主線大山|梅象橋 → 雪見

16KM 1237M 7.2%|預估累積時間2小時40分
雪見,苗栗縣泰安鄉,海拔 1,870 m,唯一能俯瞰「雪山連峰稜線」冬季雪景,因而稱「雪見」
從梅象橋開始的16KM爬坡,可拆分為三段。(日常練習就可以利用車錶計圈功能紀錄數據,供挑戰日參考。)

Part 1 梅園村 → 天狗部落,2.6KM,185M,7%


Part 2 天狗部落 → 司馬限林道岔口,2.3KM,263M,11%

Part 3 司馬限林道-雪見遊憩區,9.8KM,670M,7%
這一段爬起來會有大禹嶺的既視感,體力還很足,記得保守點。

雪見是台灣有公路能抵達的海拔2000公尺大山之一。

雪見的下坡策略

16K下坡估30分鐘|預估累積時間3小時10分
爬完雪見,接著要下坡了,這段分享不只限用大雪山,而是任何需要下坡的活動。

那天在Pathfinder 勇者之路分享會上,有位參加者舉手問:「下坡要不要配速?」說真的,e編當時也愣了一下,這問題我還真沒想過,因為我下坡也很慢(笑)

如果今天是參與競賽,為了拚名次分秒必爭,那麼下坡就不是配速的問題,你要做的,是在「技術允許、視線清楚、抓得住彎」的前提下——越快越好!這種情況,更多靠經驗與直覺。

但如果你是為了「在限時內完賽、不被關門」,那就完全是另一套邏輯了下坡不應該是你追回時間的分段,而是你保住自己不出事的地方

與其下坡搶時間,不如在爬坡與平路調整節奏,把時間穩穩掌握,尤其是對路線不熟的時候,建議你可以:

  • 打開車錶地圖或導航預覽,下坡時快速撇一眼,提前知道彎道走勢。
  • 姿勢往後壓低學習握下把點按煞車,讓重心更穩。

梅象橋 → 谷關→ 東勢高工

102KM預估累積時間7小時10分
經典挑戰組,恭喜剩下大雪山,進階與終極挑戰組的勇者們,現在,我們即將進入這段102公里的平路丘陵。

如果你在雪見下坡,把隊友海放,請至少在士林壩集結一起出發,並保持一定強度與速度合作前進!為大雪山的時限創造空間,不然你會爬得很痛苦。

至此到谷關再回來這段路,高溫酷熱將成為最大考驗,記得在補站把水加滿,並補充電解質。一切順利的話,回到東勢高工差不多會在下午1點左右

谷關,篤銘橋。

主線大山|東勢高工→ 52K小雪山資站

47KM 2276M 4.6%預估累積時間10小時20分
對,就是這麼虐!已經騎了165公里,爬升2700公尺,還要爬一個接近武嶺的長坡,雖然這裡海拔最高才2560公尺,而且坡度相對平緩,時間接近午後,林道林蔭密佈,騎乘起來相對舒適,但是…經過前面的摧殘,基本上就跟武嶺沒兩樣…

實際上大雪山同樣由幾個主要分段組成,在心理上告訴自己,逐一擊破即可。東勢高工補站記得補滿能量!如果想吃點其他食物,入山前還有全家和小7。

難得可以在大雪山享受一個人的芬多精。

Part1 東坑路右轉 → 大棟派出所,15KM,658M,4.6%
前面6K是平路緩上,後面9K爬坡,你可以想像它是短版的人止關加霧社,或是平緩一些的136赤崁頂。

Part2 大棟派出所 → 橫嶺山隧道,11KM,727M6.7%
坡度是不是又似曾相似?就像早上的司馬限林道到雪見,這是大雪山最難的一段,沒有什麼好建議的,可多利用站姿與坐姿交換騎乘,讓肌群交替使用。

橫嶺山隧道。

Part3 橫嶺山隧道→ 35K收費口,11KM,308M,2.6%
來到這裡海拔1800公尺,且下午容易起霧,建議把風衣或背心套上,過了隧道之後轉進大雪山山脈的稜脈區域,這段地形不像之前是直接沿山谷上切,而是走在「接近平緩山脊」的路線,所以高程變化比較少,請把握這11公里,舒緩緊繃的身體與雙腳,補充一些固態食物,準備進入最後爬坡。

踩累了記得站起來轉換肌群。

Part4  收費口→ 小雪山資站,14KM,560M,4%
台北的車友,可以想像自己要完成一趟仰德上小觀音棧,坡度不再像之前那樣變化,而是持續均勻地爬升,善用你的變速,讓踩踏與輸出更穩定。

這段騎乘,就像正式走進山林的內心深處,是一層層更深、也更靜謐的原始森林氣息,越往上,氣溫越降、濕氣提升,逐漸進入高海拔的台灣二葉松與扁柏林帶,雪巴大滿貫時值秋季,如果仔細聞,空氣中甚至會出現那種帶霧的冷杉香氣,搭配你的精神狀態,呼…涼意與孤寂感共存。

從一個人的芬多精,到一個人的武林。

日常備戰路線推薦

拜託在賽前你不用真的去把整段騎完,請將完成的那份成就感,留在挑戰當天。

為了讓完賽更有把握,你可以將賽道拆解,透過日常的訓練建立當天的騎乘策略,中部車友可以一週安排一次練習,當作長距離有氧的課表,外縣市車友建議一個月可以做一次,推薦路線如下
(車子可停東勢河濱公園or麥當勞旁停車場)

  • 東勢大雪山35K
  • 東勢 雪見巨人之手東勢
  • 東勢大雪山15K谷關東勢
  • 東勢 天狗部落→ 谷關白冷冰棒大雪山15K東勢 (賽前1~2週 可做)

記得在過程中做以下幾件事

  • 依照分段,利用車錶計圈功能紀錄,作為挑戰當天配速的參考依據。
  • 熟記雪見下坡路線。
  • 使用屆時要用的補給品,建立適合自己的補給策略。
  • 騎完記得去吃 東勢的 「羅記 清涼半世紀 粉圓冰」 只賣四月到十月
累了,可以停下來看風景,但不要太久。

大雪山站是你與大山間的對話

這一站沒有熱鬧喧囂,只有靜靜佇立的樹影、偶爾穿過雲層的光、還有爬不完得長坡,如果你喜歡這種節奏,一起來吧!

連結>>台灣登山大滿貫 大雪山站 報名中
連結>>洽詢全程接駁or終點下山保母車

連結>>Pathfinder x 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完成路線抽免費名額

今年加一!

相關文章

台灣登山大滿貫|太平山站|補給策略與路段分析
雪巴運動 × Pathfinder 數位認證平台 合作啟動 !

延伸閱讀

台灣登山大滿貫系列|大雪山站攻略|騎著騎著就哭了

圖|雪巴運動文|ensage編輯部 到了最後,當你正式走進山林的內心深處,那是一層更深、也更靜謐的原始森林氣息

備戰武嶺系列|第一篇 為什麼你上不去?體能與基礎知識

準備挑戰武嶺需要理解其難度,包括心肺、能量和肌肉三大系統的協作。訓練應專注於提高這些系統的效率,讓騎士能有效應對高強度運動,避免過早疲勞,並且搭配合理的營養補給策略才能完成這一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