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師|徐湧庭 編輯|ensage
對於所有熱愛自行車運動的人來說,「登高賽」這三個字往往象徵著挑戰、毅力,以及和自我的對話。在日本長野縣與岐阜縣交界的乘鞍岳,每年夏末舉辦的「全日本登山自行車賽in乘鞍」,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一場神聖的乘鞍自行車挑戰,是無數單車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
這個號稱日本武嶺的熱門賽事,對於熱愛挑戰的台灣車友絕對不陌生!
日本武嶺級登山賽「乘鞍高原」 乘鞍登山賽,出發地位於乘鞍高原遊客服務中心(標高1460m),終點為長野・岐阜縣境(標高2720m)。

乘鞍自行車挑戰:日本最高公路的傳奇賽事
這場傳奇的乘鞍自行車挑戰,擁有「日本最高自行車賽」的無上榮譽。賽道從海拔約1500公尺的乘鞍觀光中心出發,沿著蜿蜒的乘鞍山岳道路(Norikura Echo Line)一路向上,最終抵達海拔超過2700公尺的疊平停車場。這條全長約20.5公里的「天空之路」,垂直爬升超過1260公尺,平均坡度約6%,雖然數字看似溫和,但持續的長距離攀升與高海拔的稀薄空氣,為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增添了極高的難度與魅力。
每年,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都吸引數千名騎士前來朝聖,無論是追求速度的菁英選手,還是挑戰自我的市民騎士,都將完成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視為一種至高的榮耀。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與山巒對話、探索自我極限的非凡旅程。能夠參加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場體能的考驗,更是一場畢生難忘的心靈巡禮。

挑戰前的準備:為艱鉅的乘鞍自行車挑戰鍛鍊
隨著比賽日子逼近,為了這場夢想中的乘鞍自行車挑戰,心情也逐漸緊張起來。我深知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在日本有著極高人氣,能與來自各地的騎士同場較勁,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因此絕不能懈怠。
為了備戰乘鞍自行車挑戰,我展開了長達數個月的訓練計畫。由於乘鞍的坡度並非極端陡峭,但長達20公里的持續爬坡對耐力是巨大的考驗。我安排了大量的Zone 2低強度長距離訓練來打好有氧基礎,並搭配一週一次的HIIT騎行來提升心肺能力。週末則專注於挑戰長坡,以模擬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的感覺。除了體能,我也特別注意補給和裝備:輕量化的爬坡車、能拯救雙腿的34T大飛輪、以及能量膠和水壺,都是成功完成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的必要夥伴。

賽事當日:乘鞍自行車挑戰的起點
比賽當天清晨,我和其他數千名參賽者一同聚集在乘鞍觀光中心附近。清新的高原空氣中帶著一絲寒意,遠處的山巒在晨曦中蓄勢待發。四周盡是穿著各色車衣的選手,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莊重而興奮的氣氛,大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乘鞍自行車挑戰做最後準備。
起跑區的氣氛既熱烈又莊重,像是一場屬於自行車人的盛大祭典。隨著廣播的倒數聲響起,我的心跳也逐漸加快。當鳴槍聲劃破清晨,隊伍瞬間湧動,我和身邊的騎士們一起踏下第一圈踏板,正式展開了這趟偉大的乘鞍自行車挑戰。
與強者同行:乘鞍自行車挑戰的榮耀
在比賽的最前方,田中裕士、佐野歩、成田眸、玉村喬,以及傳奇的「山神」森本誠等知名選手一同站在起跑線上。能與這些頂尖選手並肩,一同參與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聽著倒數聲與心跳聲交織的瞬間,我感受到的不只是緊張,更是一種榮耀與震撼。雖然清楚知道他們的實力是為了爭奪乘鞍自行車挑戰的冠軍,遠在我之上,但能與這些「山之王者」一同踏上賽道,本身就是最難得的體驗。

漫漫長路:乘鞍自行車挑戰的艱辛與美景
起初的幾公里坡度尚稱溫和,但大家的速度都還跟得上。由於參賽人數龐大,車陣緊密,氣氛卻相當緊張。隨著高度逐漸提升,遠方的景色開始展現:青翠的山林、蜿蜒的道路,還有雲霧在樹梢間遊走,這是乘鞍自行車挑戰獨有的風景。
然而隨著坡度逐步加劇,呼吸漸漸急促起來。此時,配速在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中顯得格外重要。我刻意控制在自己能維持的心跳區間,不去追逐眼前的對手,因為我知道,真正的戰場在於能否把力量保存到最後。
珍貴的補給:繼續前進的力量
本次乘鞍自行車挑戰途中設有兩個休息站(第一休息站9:50關閉,第二休息站10:40關閉),雖然沒有食物補給,但提供清涼的山泉水。當我抵達時,志工們遞上的一杯水格外珍貴,彷彿瞬間沖淡了喉嚨的乾渴。這短短數分鐘的停留,成了繼續完成乘鞍自行車挑戰的力量來源。喝下冰涼的水後,重新握緊車把,身心都獲得了片刻的重生。

意志力的考驗:克服高海拔的乘鞍自行車挑戰
大約過了十公里,路線進入海拔2000公尺以上。空氣開始變得稀薄,氣溫也逐漸降低。原本翠綠的林木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高山植被,甚至有一段被白色雲霧完全籠罩,騎行其中宛如置身夢境。
但夢境的另一面卻是現實的殘酷。高海拔為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帶來了最終的考驗,壓迫感讓每一次呼吸都顯得沉重,雙腿的肌肉在不斷的踩踏中逐漸酸痛。幾度我有想要降速甚至停下的衝動,但每當聽到路旁「がんばれ!」(加油)的鼓勵聲,或是目睹前方選手拼命前進的背影,內心的鬥志便再次被點燃,告訴自己必須完成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

最後的奮鬥:衝向乘鞍自行車挑戰的終點
當標示牌顯示「還有2公里」時,我知道乘鞍自行車挑戰最艱難的一刻即將來臨。這段路段坡度最為集中,且海拔已逼近2700公尺。腿部早已僵硬,但心中那股「不想留下遺憾」的念頭驅使我持續踩踏,誓言要征服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
沿途的觀眾高喊著,聲音彷彿穿透了疲憊的身體,直擊心靈深處。當我看到終點拱門在前方出現的那一刻,眼眶竟有些濕潤。最後幾十公尺,我幾乎是用盡全身力量衝過終點線,完成了這場史詩般的乘鞍自行車挑戰。
雲端之上的感動:完成乘鞍自行車挑戰的瞬間
停下車的瞬間,疲憊如潮水般湧來。然而抬起頭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忘卻了一切痛苦:碧藍的天空、漂浮的雲海、雄偉的乘鞍岳峰群盡收眼底。這裡被稱為「天空之路」並非虛名,能在自行車上親身體驗,足以讓所有為乘鞍自行車挑戰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同伴間在終點處互相擊掌、合影留念,沉浸在征服乘鞍自行車挑戰的喜悅之中。我拿出手機拍下幾張照片,卻發現再怎麼拍也難以完全呈現那份震撼。或許,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的真正價值。
乘鞍高原周邊景點推薦
完成了艱辛的乘鞍自行車挑戰後,不妨放慢腳步,深度體驗乘鞍高原的自然之美。這裡不僅是自行車聖地,更是絕佳的觀光景點。
- 乘鞍山岳道路(Norikura Echo Line):賽道本身就是一條絕美的景觀公路。賽事之外的時間,可以搭乘巴士或計程車(私家車禁止通行)再次遊覽,欣賞四季變換的壯麗景色。
- 疊平與花田:乘鞍自行車挑戰的終點「疊平」,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巴士總站。周圍有規劃完善的木棧道,夏季時高山花卉盛開,形成一片美麗的「天空花田」,是健行的好去處。
- 善五郎瀑布(善五郎の滝):位於乘鞍觀光中心附近,是乘鞍三名瀑之一。從觀景台可以眺望瀑布全景,感受大自然的磅礡氣勢。
- 一之瀨園地:擁有廣闊的草原、池塘與白樺林,是享受自然野餐與悠閒散步的理想場所。四季景色各異,非常適合拍照留念。
- 白骨溫泉:距離乘鞍高原不遠,是以乳白色泉質聞名的秘湯。在結束激烈的乘鞍自行車挑戰後,來此泡湯放鬆,療癒疲憊的身體,是再完美不過的享受。

結語:永不落幕的乘鞍自行車挑戰精神
這場乘鞍自行車挑戰,對我而言遠不只是體能上的比拼。它讓我再次感受到挑戰自我極限的意義:在痛苦中堅持,在困難中尋找力量,最終換來無法取代的成就感。
回到起點時,我已精疲力盡,但心情卻無比充實。這段20公里的攀登,不僅帶我走上了日本最高的自行車賽道,也讓我看見了自己意志的高度。或許明年我仍會回到這裡,再次迎接這無與倫比的乘鞍自行車挑戰,因為那份在雲端之上的感動,值得一次又一次地追尋。這就是乘鞍自行車挑戰的魅力所在。

想要開展一場海外單車旅遊嗎?
單車讓你可以深入小巷、鄉村和城市中較難用其他交通方式到達的地方,近距離接觸當地文化、風景和居民。單車旅遊慢節奏的方式能讓你更充分地感受目的地的風土人情,例如品嚐路邊小吃或參觀當地市場。單車旅遊更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體力調整行程和停留時間。無需依賴公共交通,能隨時停下來拍照或欣賞風景。
ensage有完整優質的海外單車旅遊供應商提供客製化的單車旅遊規劃,想要開展一場海外單車旅遊嗎?歡迎點擊下方按鈕,洽詢ensage海外單車旅遊供應商,或是透過email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加入乘鞍自行車挑戰,一起奔向日本公路之巔🚴(日本武嶺)
閱讀行程內容:
2026日本乗鞍單車登高賽|小松乘鞍白馬6天5夜
2026日本乗鞍單車登高賽|雙進挑戰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