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arrow
首頁 » 馮俊凱 解密宇都宮 旅日經驗談

馮俊凱 解密宇都宮 旅日經驗談

「ensage」的個人頭像

象徵「雷都」宇都宮市 的隊服設計。

宇都宮閃電隊基本資訊

隊名:宇都宮ブリッツェン / UTSUNOMIYA BLITZEN(文中簡稱BLZ)
成立時間:2008.10.20
名稱:以德文「Blitzen」閃電命名,並象徵「雷都」宇都宮市
UCI級別:Continental team

2024年完整陣容。

關於日本的聯賽制度與隊伍

主要有兩個系列JBCFJCL,目前賽事較完整的是JAPAN BICYCLIST CLUB FEDERATION (JBCF),除了主辦的場次多之外,也有明確的分級與晉升制度,包括青少年(JYT)、菁英(JET)、PRO(JPT)、女子(JFT)、大師(JMT),BLZ是屬於JPT級別,之前台灣的Bryton到日本參加的就是這個級別的賽事。
目前日本在UCI註冊的隊伍,包括BLZ共有12支,全部都是CONTINENTAL TEAMS(洲際車隊),如果僅以無外籍選手的純日本隊來說,SHIMANO RACING是最強的,在衝刺陣容方面則是TEAM BRIDGESTONE CYCLING。

日本目前賽事較完整的是JAPAN BICYCLIST CLUB FEDERATION (JBCF)。

BLZ在2024年的主要賽事有哪些

今年會以JBCF的比賽為主, 上半年的話像4月的東日本ロードクラシック兩日賽以及7月的廣道賽事,也會參加UCI的比賽如5月的UCI2.2級環熊野,另外日本也有許多地方俱樂部隊伍會舉辦賽事,像就很經典,台灣隊伍如果有機會也可以來參加,不要每次都是富士山、環沖繩(笑)

UCI2.2級環熊野。

比照過去旅歐的經驗,在團隊文化或是氛圍上,有什麼不一樣嗎?

在車隊制度方面

因為是兩支等級不同的隊伍,所以在許多管理制度上一定有差異,像在一級職業隊是非常嚴謹的,光是飲食就很講究,在訓練期間選手需要被營養師監控體重、每日卡路里消耗,賽事時每分每秒要吃什麼補給也都是被限制的,器材部分贊助商送來的裝備幾乎各型號都有,還會依照天氣給出衣服穿搭的建議,加上現在數據收集與傳遞很方便,基本上每個選手只要與自行車相關的作息,都是被客制化對待的。

過去在旅歐的訓練畫面。

溝通文化

在我前往日本之前,我曾對他們文化中的階級制度、學長學弟以及前輩晚輩的互動有所預期。但實際加入車隊管理層告訴我,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必嚴格遵守這些規矩,比如見到高層時需要的鞠躬致意,或是吃飯前後的一些禮節性問候。不過我偶爾還是會跟著做,特別是在面對重要贊助商的場合,這除了讓我可以更融入車隊,也體現尊重的態度。

在日本大部分的發布會都會穿著正式服裝出席。

訓練方式

亞洲許多國家在青少年時期都著重在鍛鍊體能,所以會發現這個年齡組的賽事表現都可以很突出,但再往上一個階段或到更高的國際舞台時,競爭力就會大幅下降,其實這跟基本的控車與在集團中碰撞卡位的技巧有關,像我自己的技術都是在歐洲那段時期才練起來的。

但在日本反而與歐洲那邊有蠻類似的觀念,會從小就建立紮實基本技術練習以及安全認知,像在操場進行模擬集團的騎乘,他們會讓孩子從一排開始獨騎,漸漸增加到多排並騎,訓練碰撞、敏捷與膽量,從小建立出自信後,未來在開始比賽時可以更快進入狀況。

日本在訓練上有與歐洲類似的觀念。

到日本後需要做的改變與適應

在日本訓練或賽事前隊友會吃傳統的日式早餐,米飯、味噌湯、醃製的蔬菜或漬物、海苔、咖哩飯等等,這點其實蠻不習慣的,我還是偏西式一點,像是麥片、咖啡、果醬麵包之類,不過我個人覺得納豆是一個很好的食物。

另外還有到目前為止都還沒適應的”賽事轉場”這裡我們常常要花8-9個小時搭著隊車轉場,這跟經費無關,在日本大部分的隊伍都是這樣進行的,所以各隊都有一輛改裝過的Multi-Purpose Vehicle(MPV),廂型商用車。

宇都宮車隊的移動工具。

在環台賽中角色的轉變

在職業隊裡僅需要完成被交付的任務即可,在這個角色裡壓力是相對小的,不管是負責協助隊友或在擅長的賽段拿下個人最佳成績,雖然有幾站該表現的並沒有如預期,但這次環台賽我有自信說自己100%完成工作了。

如果在中華隊就不是這樣,因為身為所有粉絲、媒體目光焦點的地主隊,每一站就算沒有成績也需要跑出亮點,要承受的壓力是數倍的,雖然這一次中華隊因為第一站摔車影響,讓後續跑得相當辛苦,但他們一樣力求表現,像桃園站負傷突圍的紹軒、南投站勇敢嘗試的杜志濠,這都值得大家讚賞,也是他們擔任隊中指標選手一個學習面對壓力並從中成長的機會。

另外有一點我想給個建議,就是國內媒體對於報導台將排名的方式,如果是大集團進終點,實際上具體排名並不重要,比如排名21、40、50可能都是同時抵達的,但寫出數字感覺上就有排序之分,這可能會誤導讀者而錯判選手表現。

關於自己的未來展望

在職業隊裡除了完成交付任務,也要把自己的價值跟成績騎出來,比了這麼久也明確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像目前如果是屬於衝刺站的比賽,就會由我擔任主將去取得勝利,尤其在需要一些彎道技巧與卡位的賽道上更能發揮我的優勢,而日本剛好就以這樣的賽事占大多數,所以我相信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舞台,也適合作為生涯最後一役的戰場,日本目前最年長的職業隊選手是41歲,所以我還有5年。

當然對台灣自行車競賽環境也抱持著高度的期許,也希望將我這些年的收穫有系統地分享給更多在這個領域付出的人。

擅長需要彎道技巧與卡位的賽道。

推薦宇都宮的騎乘路線與美食

每年10月份的UCI 1.Pro Japan Cup(日本盃)都是在西宇都宮市的古賀志林道舉辦,那邊屬於宇都宮市森林公園,賽道每圈10-14公里不等,路線會在賽前開放一般民眾前往騎乘體驗,因為會有許多一級車隊與一線選手參賽,作為一個觀賽的行程安排也蠻不錯的。

搭配其他路線可以往西北邊的日光市騎乘,光是這兩地之間就有很多路線可以串聯,過日光市後可以繼續往上到中禪寺湖或是騎日光國立公園的山道。

頭文字D拍攝地”伊呂波山道”

美食的話就是宇都宮餃子吧!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3-1-1024x819.jpg
UCI 1.Pro Japan Cup(日本盃)

俊凱粉絲專頁宇都宮ブリッツェン 

1 則留言

  1. […] 馮俊凱 解密宇都宮 旅日經驗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分類

延伸閱讀

探索神戶與淡路島的單車旅遊(上篇)

如果你是熱愛單車運動的旅遊愛好者,那麼神戶與淡路島將會是你不容錯過的一場結合視覺與心靈的單車旅遊盛宴

自行車賽必備知識 成為優秀隊車駕駛的五項方針

這篇滿滿乾貨,讓大前輩李旭凡教你開隊車,看完後讓你懂得照顧選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來自植物的能量 讓Pro Bar支援你每一場冒險動力

如果你的運動目標是健康,那麼提供你運動能量的來源也應當健康。PRO BAR可以是你的選擇之一。 關於PR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