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arrow
首頁 » 自行車賽必備知識 成為優秀隊車駕駛的五項方針

自行車賽必備知識 成為優秀隊車駕駛的五項方針

「ensage」的個人頭像

這篇滿滿乾貨,讓大前輩李旭凡教你開隊車,看完後讓你懂得照顧選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個人經歷

李旭凡,小凡
選手經歷:亞洲捷安特車隊/全中運/全運會/環台賽/亞錦賽
目前身份:Fan!s Cycling TeamFan!s cycle《釩偲單車》
後勤經驗:環花東自行車賽、東西進武嶺、戀戀197公路賽

開隊車也需要補給,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選手。

必要技能

你認為一名隊車駕駛需要具備什麼技術?

如果現在討論的是職業賽事(全封路那種),高水準的駕駛技術、了解自己的車、優秀的操控能力與道路判斷是絕對必備的,想像一下環台賽,但放到一般僅有動態交管(咦?有在交管?),定點補給的業餘比賽,標準不用這麼高,只要會開車都可以,比較重要的反而是基本常識跟原則。

若要講基本技能,應該就下列兩項

  1. 補給方式
    遞水壺的拿法請參考圖片,增加選手抓取面積,且自己施加的力道也較小,避免緊張未放手將選手拉下車。
  2. 基本維修與醫療知識
    在人力缺乏的台灣,隊車通常校長兼撞鐘,所以還要懂基本的維修及緊急醫療處理,如換胎、換輪、包紮、止血…等等。

必備常識

  1. 遵守交通規則
    紅燈停綠燈行、紅線不要停、十字路口停看聽、勿超速、記得非全封路的賽道,上面不只有選手,還有其他用路人。
  2. 同時考量所有選手
    選手安全永遠是優先考量,不是只有你的選手才是選手,場上也不是只有你一台隊車,照顧自己同時也不影響他人。

必備賽前資訊

通常後勤在賽前會做什麼?

  1. 詳閱賽事規則
    在看規則前,請先記下大會無線電頻道。
    明確知道補給限制和規範,能不能動態補給、官方指定位置、開放補給距離,避免因自身失誤影響選手成績,此外也要確認選手知道這些規則。
  2. 賽道特性
    瞭解賽事特性,距離、強度、時間,不是每場比賽都用同樣的補法,像戀戀197、環花東這種僅開放定點補給,且速度較快的平路丘陵路線,建議要至少配置兩個人,同個補給點前後兩個分開站位,讓選手有兩次拿取的機會,且建議在緩坡段做補給,如果是節奏較慢的登山賽,就相對簡單。
  3. 認識選手與團隊戰術
    熟記選手號碼,甚至印出整份選手名單,如果可以也記下具有競爭力隊伍的隊車號碼,這樣大會在無線電唱名時才能馬上做出反應,例如突圍、落後或請求補給。

    選手的個人需求與偏好,是否有對食物過敏?運動增補劑補充?習慣的補給時間與頻率,水分需求、碳水化合物的量等等,這些都是關鍵。

    另外務必參與隊上會議瞭解比賽戰術,每個人的角色是什麼,誰是主將、誰負責突圍,需要備上較多的補給。
  4. 穿著鮮明或隊服,方便快速辨認

賽中行為與心態

  1. 耐心與冷靜
    先預想過突發狀況要怎麼應變,可以與選手先達成共識,時刻保持冷靜,比如,在預定的位置沒有補到怎麼辦?沒有怎麼辦,只能承認這個疏忽,在下一個合乎規則的位置再次進行補給。
  2. 保持大會無線電暢通

理想人力配置

在理想情況下,後勤人力分配為,教練、技師、醫護、補給、駕駛,但…在台灣賽事通常是1-2人通包。

以上建議,提供給各位後勤參考,希望在賽場上遇見不要按我喇叭,期待我們都能平安完成每場比賽,也歡迎各位到 Fan!s cycle《釩偲單車》找我聊聊!

Fan’s單車/自行車工作室(釩偲工作室)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十路一段381號

延伸閱讀

如來神掌探索故事 你不知道的路線起源與冷知識

北台灣最具挑戰性的單車路線之一—「如來神掌」,已成為國內外車友熱愛的傳奇路線。但你知道它的由來嗎?誰是最早開創與首位完成者?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地標與故事?本篇將為你揭曉。

Joan 隊長 聊雪巴陽明山大滿貫(2024年暴雨版)

Joan,許瑨庭,你們也可以叫她”隊長”這一切之所以讓她著迷,在於探索未知還有對情緒的梳理,始終沒有為自己設下

Pathfinder Series 探索者認證登場!全新騎乘玩法 挑戰路線 累積積分 解鎖榮耀

Pathfinder Series,由 ensage sports 打造的全新活動品牌,結合路線挑戰、數位認證、積分排行的全新騎乘體驗,首站從台灣出發,未來將拓展至全球,打造探索者的專屬聖地!